翻页   夜间
衍墨书轩 > 希腊的罗马之路 > 第六十三章 特斯拉
 
  想起爱迪生对自己的态度,特斯拉不禁心里感到窝火。

  爱迪生和特斯拉是两种人,与其说爱迪生是个发明家,不如说他是个商人。

  爱迪生在寻找适合灯泡灯丝的材料时,竟然使用排除法,恩,首先羊毛不适合,下一个。

  这种愚公移山一般的精神,一种材料一种材料地实验,经过1500多次的试验后,爱迪生终于发现日本的竹子碳化后适合作灯丝。

  这花费了爱迪生三年多的时间,记录实验的笔记本使用了两百多本,最后找到碳化竹丝也是个巧合。

  在世人看来,这是多么锲而不舍地攀爬科学高山的崇高精神呀!

  媒体舆论称赞他为“电灯大王”“发明大王”。

  (后来大量生产的电灯泡,使用的是钨丝)

  可是,在特斯拉看来,爱迪生并没有深厚的数学素养和科学底蕴。(但是有惊人的洞察力和创造性)。这种研究科学技术的死磕方法,简直就是个傻瓜,幸亏1500次后找到了适合的材料,要是一万次试验后也没找到,爱迪生怕是要皓首穷经一辈子了。

  和爱迪生不同,特斯拉具有相当的数学造诣和高超的理论洞察力。

  他擅长从理论的角度分析问题,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后,他才会去进行验证。

  特斯拉更像是一个科学家和技术人员。

  因此,两人互相看不惯。

  两人真正的矛盾,是在交流电和直流电的使用前景判断上。

  爱迪生支持直流电,而特斯拉经过了严密的数学论证后,觉得交流电是可行的。

  直到这次爱迪生的“美国幽默”后,特斯拉再也不能容忍这个“糟糕的雇主”了。

  (爱迪生让特斯拉重新设计直流发电机,并扬言如果成功的话,给予他五万美元的奖励,可是当特斯拉完成后,去找爱迪生要奖励,爱迪生竟然说那只是一个“美国幽默”)

  特斯拉已经下定决心,摆脱这个“可耻”的人。

  爱迪生的直流电方案,有华尔街的大财主摩根支持,因此爱迪生的直流电计划可以顺利推进。

  特斯拉的交流电方案,也需要一个金主的支持。

  想到这里,特斯拉不由得有些意动。

  但是想到希腊这么个穷乡僻壤的巴尔干小国,自己的实验就算成功了,又有什么市场前景呢?

  “桑福德先生,据我所知,希腊可不是个富有的国家,那么····”,特斯拉询问道。

  虽然特斯拉语焉不详,但是桑福德哪能不知道特斯拉的意思?

  “正因为希腊的经济比较困难,所以这位君士坦丁公爵才更想在希腊推广交流电的应用,特斯拉先生,您可以先和君士坦丁公爵会晤一番,即便您最终没同意也没关系,就当是一个长途旅行吧”

  桑福德一边说,一边从上衣的口袋中,掏出一个厚实的油纸信封,递到特斯拉面前。

  特斯拉打开一看,里面是绿油油的一沓美钞和两张船票,由纽约至伦敦,伦敦至雅典的远洋豪华舱船票。

  看到特斯拉仍然显得有些犹豫不定,只得继续劝说道:“特斯拉先生,我听说您是两年前来的美国”

  “即便您看不上希腊,就当是一次回乡之旅吧,我听说您的父亲几年前去世了,您的母亲身体也不太好了”

  桑福德这家伙为了这次能够完成君士坦丁的任务,说动特斯拉,竟然还使用亲情攻势。

  果然,听到桑福德说起自己远在奥匈帝国克罗地亚母亲的近况,神情不由得一顿,想起了自己的家人。

  联想到自己最近不顺心的遭遇:来到美国两年了,心情也从最初的万丈豪情到现在的郁郁寡欢,终于绷不住了。

  “好吧,桑福德先生,我近期返回欧洲一趟”特斯拉语气萧索。

  看到特斯拉终于同意了,桑福德内心深处高喊一声“成功”,终于完成了君士坦丁交负的任务。

  至于到时候君士坦丁能不能与特斯拉谈妥,就不干自己的事了。

  ·······

  塔托伊宫中。

  看着手中桑福德发来的电报,心里松了一口气,让后转交给施密特:

  “过几天有一位贵客从美国的纽约途径伦敦来到雅典,你知会卡佩管家一声,让他到时候安排接待”

  “还有,让卡佩管家留意出色的金融人才,最好是有丰富的银行从业经历的”

  看到施密特仍然站在原地不懂,君士坦丁问道“还有什么事么?”

  “是的,国王陛下让我通知您,让您前往会议室开会,是关于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战争形势的”施密特说道。

  ····

  匆匆来到会议室,君士坦丁只看到总参谋长埃马努伊尔、乔治国王和特里库皮斯首相,正在会议桌周围,对着桌子上的军事地图指指点点。

  “真想不到,塞尔维亚竟然失败了,而保加利亚成了胜利者”,埃马努伊尔感叹地说道。

  这场巴尔干战争,本来大家都看好塞尔维亚能获得胜利,毕竟塞尔维亚有兵力优势,而保加利亚不但要在东鲁米利亚省防范奥斯曼土耳其的攻击,军队中还没有上尉以上的军官领导。

  其实俄国之所以使用撤回驻保加利亚军队中的上级军官,这样的断然手段,也是看到保加利亚不听大哥的话,想要给他一个教训,等到保加利亚吃了亏,在跳出来做和事佬,以此挽回降至冰点的俄保关系。

  到时候俄国还是保加利亚的大哥,吃到了苦头的保加利亚自然会向俄国求助。

  (在1881年的柏林会议后,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缔结了盟约,而俄国与保加利亚一直关系亲密)

  结果让包括俄国在内的欧洲各国大跌眼镜的是,保加利亚的紧急紧急派往前线的部队,甚至指挥军官都是紧急提拔的上尉军官,竟然在两万对六万的严重劣势情况下,仅仅十五天,就在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边境接触战中,打败了塞尔维亚军队。

  之后士气高昂的保加利亚军队,乘胜追击,攻入塞尔维亚境内。

  由此也奠定了保加利亚“巴尔干的普鲁士”的名号。

  毫无疑问,现在的安尔干三个东正教国家中,保加利亚成了领头羊。

  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