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衍墨书轩 > 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> 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《武举法》
 
图纸中刻画的英烈碑,庄严肃穆,巍峨屹立,雄伟壮观。

碑身高达九丈九,暗合佛教八十一难的悲壮,道家九为阳数之极,儒家九为至尊之数。正面金光大字“大明英烈永垂不朽”,即有震慑人心的庄严,又契合佛之金身,道之黄老之学。

细观英烈碑底座,构建于一个庞大的阴阳图之上,而底座之身的建筑,则又设计为佛家与民间接受度极高的莲花座。

碑身顶部,设大明国徽。

碑身两侧,则雕以浮雕纹饰,浮雕内容以大明重大事件为主,比如鄱阳湖之战,收服北平,捕鱼儿海之战等。

如此方案,即满足了佛、道两家财主的主张,也没有失去大明英烈碑的本意,即融合了多种文化与信仰元素,也彰显出了该有的肃穆与庄严。

道源满意至极,张真人连连点头,姚广孝、郑赐与严奇良却高兴不起来,一个个愁眉苦脸。

郑赐看向朱允炆,有些底气不足地说道:“皇上,九丈九的高度,用巨石根本无法实现,若用砖木混合,又无法保持长久……”

姚广孝看向郑赐,这个工部尚书也难啊,看这图画规整,还特意上了色,上面还有一些注解,一看就是朱允炆的亲笔之作,郑赐想要反对,也得绕着圈子来。

朱允炆没有回复郑赐的担忧,而是看向道源与张真人,问道:“你们认为如何?”

道源与张真人对视了一眼,两人齐声道:“极好。”

朱允炆点了点头,看向郑赐与姚广孝,认真地说道:“英烈碑不以砖石为主,也不以巨石为主,而已钢筋为骨,混凝土为肉,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巨碑,具体如何搭建,如何实现,工部还需研究。”

“这个,工部可没有先例……”

郑赐有些为难。

钢筋混凝土碑,这是什么?

从未听闻,更无先例啊。

虽说在各地修筑的混凝土道路得到了极大认可,但毕竟那是平铺的路,不是站起来的塔。即便是修出来了,也很可能是堆个两三丈的高度,它不可能高达九丈九啊。

户部严奇良也表示担忧:“如此方略要想实现,恐怕会耗费不少吧?”

道源听闻,当即表示:“若如此巨碑可以实现,老僧就是化缘,也会供以充分。”

严奇良无话可说。

既然佛家愿意出钱,甚至都说出来要饭存钱的话了,户部再哭穷实在是没意思了,毕竟户部才占了一点份额。

朱允炆见姚广孝也想要劝说,便先一步说道:“会通河疏浚打造水柜,而制备的钢筋混凝土经过测验,滴水不漏,且能抗巨锤之力,堪比山石,说明这一条路是行得通的。既能行得通,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制塔,这些细节朕会交代清楚,工部负责摸索,先于他地筑三丈碑为实验,取得成效之后,再筑英烈碑。”

姚广孝见朱允炆胸有成竹,也不好再说什么。

“姚师父留下,其他先退下吧。”

郑赐、道源等人施礼离开。

朱允炆看着日益老迈的姚广孝,挥退左右,然后示意姚广孝坐下。

姚广孝盘弄着佛珠,平静的等待着。

朱允炆沉吟许久,方开口道:“师父认为南京适合作为帝都吗?”

姚广孝猛地瞪大眼睛,心头狂震,这个问题属实太大,牵涉太广,想要回答殊为不易。

最让姚广孝感觉到不安的是,既然朱允炆问出了这个问题,就不是来征求肯定答案的。若他断定南京适合作为大明帝都,是绝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。

疑问的本身,就意味着否定与批判的存在。

姚广孝看着朱允炆那一双极为认真的眼睛,沉声回道:“可问太祖之意。”

朱允炆很清楚,姚广孝不是让自己跑到孝陵找朱元璋聊天问问去,而是看看太祖在南京适不适合定都上怎么做的,换句话就是:

皇上你想搬家,那你得看看太祖怎么盘算搬家的,不说找找理论依据,至少也得找找搬家经验……

太祖朱元璋是很想搬家的,这一点毋庸置疑,虽说南京虎踞龙盘,即有长江天险,又有群山险峻。可问题是,老朱也很清楚,大明它不是独栋别墅,一家人住进来舒坦就够了,大明是一个巨大的四合院,东西南北都有门,门外面还有打家劫舍,偷摸拐骗的家伙,不把这些门管好了,别墅再舒服,也无济于事……

老朱想搬家,想过开封,想过凤阳,想过西安,尤其是凤阳,老朱可是动了真格,弄了施工队,真营造起皇宫来了。只是还不等老朱组建新的搬家货运公司,凤阳就烂尾了。

从种种迹象来看,朱元璋是不满意南京的,只是苦于没有代替方案,只好将就一下。可朱允炆不能将就,再将就下去,说不定几十年后北面的骑兵都能在长江对岸喝水了。

重心不北移,大明这个巨人就很难打出直拳与勾拳,双手将如同锁住一般,困在袖子里,难以施为。

“你知道朕为何安排你来监工修筑大报恩寺与英烈碑吗?”

朱允炆轻轻问道。

姚广孝刚想说自己与佛家的关系,可突然想到,若如此简单皇上还会问吗?莫不是自己参与如此巨大的工程,是有隐含的期许?

“臣不知。”

姚广孝有些拿不准。

朱允炆呵呵笑了笑,起身道:“不,你应该知道。以你的聪明才智,应该知道朕会目标选在了哪里。而你,就是重塑那里的人,你姚广孝的名字,将与一座城彻底融在一起!”

姚广孝的呼吸有些急促,因为激动脸色也有些红润。

朱允炆打算迁都,他还想要委派自己来修筑新的都城!

蹉跎半世,原以为大报恩寺与英烈碑是自己荣耀的制高点,不成想,这只是一个起点!

姚广孝知道朱允炆选择在了哪里,从朱允炆重重施政方略不难窥探,他的施政重心一直都在向北移动,无论是混凝土道路修筑,还是想要重开京杭大运河,亦或是山西大移民,无一例外,这些事件对应的只有一个大城:

北平!

“皇上!”

姚广孝感动不已,跪地谢恩。

朱允炆搀起姚广孝,笑道:“师父之才,远非工木。待英烈碑成,朕会送师父一份礼物。”

姚广孝不清楚朱允炆说的礼物是什么,但能被朱允炆如此重视,已算是无憾了。

送走了姚广孝,朱允炆回到武英殿,铁铉与徐辉祖已等待多时。

铁铉拿出一份文册,呈送上去,道:“皇上,虽时间有些紧迫,但经兵部、都督府合议,已编成《武举法》,只待皇上用印,发给法司,便可广布于天下。”

朱允炆接过一本只有三十余页的册子,为了这些内容,硬生生耗费了半年多的时间,这效率实在是太低了,仔细看看内容,其与唐宋时期的武举出现了一个极大的区别,那就是:

先之以谋略,次之以武艺。

朱允炆只不过说了句选拔文武兼备的武举人才为主,委以重任,谁知道兵部直接拉走这句话,打成了门槛。

“先之以谋略,次之以武艺,是谁提出的?”

朱允炆皱眉道。

铁铉听出了朱允炆语气中的不快,却丝毫不紧张,严肃地回道:“兵部认为,武举选拔旨在将帅之才,若只遴选武夫,那武举又有何意义?军中武夫众多,可堪一用的将帅之才却凤毛麟角。若无学问,不懂韬略,就算在武举中取得武状元,又如何能统帅军队?”

朱允炆凝眸,看着铁铉道:“所以,武举考试先把不识字,不懂谋略的人直接刷下去?连武试的资格都不给?”

铁铉直言道:“若是庸才,不取也罢。”

朱允炆摇了摇头,道:“朝廷办的是武举,不是科举。若按你之言,朕是不是也应该在科举之前,加设武艺测试,不通过者,便不给文试机会?”

铁铉连忙反驳:“文官治国如何需要武艺,武官……”

“武官冲锋在前时,也未必需要谋略吧?战场厮杀到谋略再无用处,只凭借意志时,不依靠勇猛的武官,难道依靠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?”

朱允炆冷厉地喊道。

铁铉深吸了一口气,貌似自己的想法有些偏颇了。

朱允炆提笔,直接划掉了“先之以谋略,次之以武艺”的原则,改为“先以之武艺,次之以谋略”,并使用了二八原则,将武艺设定为八分制,将谋略设定为二分,六分及格者录取。

武官要的就是勇猛,要的就是能打能拼,说句话,看重的就是他们的武力值,拿文韬武略作为基本门槛,实在是胡来。

朱允炆继续翻看着《武举法》,感觉到一阵阵心寒,冷着脸说道:“武举中式官月俸三石。这个标准又是谁给定的?”

铁铉脸色一白,道:“也是兵部。”

朱允炆一拍桌子,怒斥道:“洪武年间,七品县令一个月尚有七石米,朕革新俸禄之后,就连从九品也有七石五斗月俸!你现在告诉朕,武举中式一个月只有三石月俸?堂堂武举之人,其月俸尚不如不入流的官吏吗?”

人都是要吃饭的,你们文官一张嘴一个月那么多月俸,到了武官这里,你给出了三石月俸,这对武官的打压与歧视,也太过严重了吧?

做人要有底线啊!

朱允炆无法理解,文官的优越心理就这么强大吗?非要如此折磨与欺负武官?

就这个月俸,在京师折合银两还不够二两,你让人家一家子用这点钱租房子,娶老婆,安排孩子上学,还要管一家子人吃饭?

“是臣考虑不周。”

铁铉低头认错。

朱允炆指着徐辉祖,咬牙道:“你身为中军都督府府事,朕让你参与《武举法》编制,你就是如此参与的?说,哪一条是你们都督府给出的!”

徐辉祖脸上很是委屈,心里却很得意,瞥了一眼铁铉,那意思是,看吧,不听我们的声音,不管我们的诉求,挨批了吧。

真以为皇上日理万机,就不会仔细审阅《武举法》,好蒙蔽过关?

徐辉祖跪了下来,高声道;“回皇上,《武举法》中只有武试内容为都督府所写,其他内容,我等是粗人,实在是不便参与啊……”

PS:

这两天缓口气,明天恢复三更。还有票的可以支持下,惊雪谢过大家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